所在位置:首页 > 通讯员投稿 > 正文

灵川党史故事|为民求解放 身亡浩气存

来源:灵川县纪委监委
摘要:秦振,系灵川县潭下镇大义牛田村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秦科林双目失明,不能参加劳动,犁耙田全靠其叔叔秦德林帮助,全家人生活的重担落在母亲肩上。

       秦振,系灵川县潭下镇大义牛田村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秦科林双目失明,不能参加劳动,犁耙田全靠其叔叔秦德林帮助,全家人生活的重担落在母亲肩上。秦振婚后只生了一个女孩秦惠荣(现在自治区财政厅工作)。秦振母亲是一位勤劳贤惠的农妇,已去世。

  秦振一九三三年考入大泉中心小学校,一九三九年考入灵川县国民中学,一九四一年考入桂师。一九四四年八月在桂师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暑期宣传团”,同年九月参加“灵川抗日政工队”。从此,秦振的革命活动就开始了。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在长蛇岭不幸被捕,一九四八年八月四日在桂林北门外英勇就义。

  泰振在青少年时代,就有向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年仅九岁在初级小学读书时,他和五个年纪相似的学生,到学校附近牛塘里洗澡,被一位叫秦五四的老头发现了,老头报告了学校的秦洪甫老师。老师让这五位同学一同跪在一块大石板上,烈日当空,大石板晒得滚热烫人,真是让人难以忍受。秦振对老师实行这种体罚摧残少年的奴化教育十分不满,当时就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没有犯罪,为什么对我们进行这样残酷的体罚,这种奴隶生活我们受不了,不在这个学校读书难道就要死吗?走!”秦振话刚说完,就站起来背起书包回家了。从此,他就结束了在这个学校的学习生活。秦振在家一年多时间,他一边放牛一边刻苦自学,在学习中碰到难题,晚上请教别人,他很聪明,勤奋好学。一九三三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大泉中心小学校,一九四三年下半年秦振在桂师读书,在进步的学生与反动、贪污学生节余膳费的校长蒋宗耀的斗争中,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秦振是当时学生会的成员,负责学生的膳食管理。桂师历届校长对学生节约的膳食费都主张分给学生或补助经济困难的学生作假期回家路费,但是新任校长蒋宗耀却把学生节余下来的米钱不公布,企图装入私包。蒋宗耀的做法传出以后,学生议论纷纷。这时吴腾芳(地下党员、桂师学生会常委)、秦振(班代表)、秦秉衡(班代表)等,首先在学生中提出要蒋校长把钱公布于众,他们的要求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支持。次日,全校学生把蒋校长团团围了起来,而秦振、秦秉衡站在最前列,学生们与蒋校长争辩了两个多小时,后来在教导主任和训育主任的协调下,校长不得不低头,保证把膳食费公布于众,节余部分分给学生。后来蒋宗耀自知难以展开工作,遂于当年寒假辞职。

  一九四四年夏,日寇向我国西南大举进攻。国民党反动派惊慌失措,节节败退。日寇的“三光政策”,使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人进一步掀起了抗日怒潮。同年七月中旬的一天,中共灵川特别支部的六名党员,在书记阳雄飞同志主持下,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他们认为,武装抗日的时机已到,决定由阳雄飞等同志组织潞江抗日自卫队,由吴腾芳组织桂师学生,成立“桂林师范同学暑假宣传团”,九月将“暑假宣传团”改编为“灵川政工队”,队长是吴腾芳。“灵川政工队”成立后,继续深入城镇和农村,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同年十月,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秦振同志,亲自目睹日寇奸淫烧杀,惨绝人寰的罪行,人民群众颠沛流离,哀声载道的情景,他决心报国雪耻,为了人民得解放,他不顾家里双目失明的父亲和幼小女儿的困难,加入了“灵川政工队”投身于革命,他的革命活动从此就开始了。

  秦振参加革命后,第二个月就参加袭击岩口村的战斗。这是灵川政工队主动向日寇出击的第一仗,在吴腾芳队长的率领下,黄昏向岩口村出发,踏着崎岖的山路,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夜行军,才到达目的地。战斗准备就绪后,集中火力对日军开火,因夜间敌人不敢出来,秦振和几个同志,乘机摸进了村子里,捣毁了敌人一个仓库,并搬出几捆军用电话线来。待增援的敌军到岩口时,政工队早已怀着初次交锋胜利的喜悦撤到兰田堡去。胜利鼓舞了群众,提高了政工队的威信,青年纷纷要求参加革命,政工队由原来的二十余人增加到五十多人。

  一九四五年三月下旬,秦振参加了岭尾渡伏击战。日寇驻甘棠的警备队,每逢潭下圩日,都要派一个班到圩场征购物资,特支决定在敌人必经的岭尾渡进行伏击。这次伏击战是全昭毅指挥的,在战斗中,秦振表现英勇、机智、沉着,他是个大个子,机枪手,在战斗中起了骨干作用。这次伏击战共打死了十四名敌人,这是政工队打的第一次大胜仗。

  一九四五年三月,为开辟新区,扩大抗日力量,政工队进驻镇义开辟根据地。到镇义的第二天,那些认贼作父的“汉奸”,带着敌军的“讨伐队”向部队进攻围剿,企图消灭政工队。政工队侦悉这一情况后,在敌人必经之凤毛岭组织伏击,秦振始终抱着机枪,首当其冲,占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战斗半小时后,敌军丢下七具尸体怆惶而逃。秦振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受到领导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大家分析,敌人遭伏击后,定会施加报复。为了应付战斗,一面派人到潞江河把潞江抗日自卫队调来镇义,一面就地动员青壮年修理猎枪,配合作战。第三天,不出所料,敌人集结了警备队八十多人,分三路打镇义,部队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把敌人引入三面环山的金竹村,关起门来打狗,这次战斗除一百二十名政工队员参战外,还有二百多名群众。敌人被引入袋形阵地后,秦振带领的机枪组利用占领半山腰的有利地形、猛烈射击,敌人三次冲锋到东面的半山腰,都被我们猛烈的火力打退了。这次战斗从上午打到黄昏,敌人丢下十多具尸体撤出战场。

  抗日结束后,政工队解散,特支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将骨干安插到各社会职业中去(有当乡长、小学校长、教员的······)一般政工队员则转入家乡,转入地下,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九四六年春,秦振被组织安排到大泉中心学校当教师,后任校长。经常向当地的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对学生讲革命故事、自编自演进步戏。对教学抓的很紧,对学生生活是关心备至。他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查铺,一个严冬的晚上,他查铺发现学生苏德智因家庭生活贫苦,盖的被子单薄又破旧,他担心学生受冻,于是把自己的棉大衣,偷偷地盖在苏德智身上。第二天清早,苏德智知道这大衣是秦振老师的,就把大衣叠得整整齐齐的送到秦老师那里,学生苏德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苏德智同学从此更加勤奋的学习,考试成绩次次是优秀,成了学校有名的优等生。秦振当校长后,发现全校有三分之一的内膳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膳费,要求外膳,同时要求休学的也不少,秦振校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解决这问题,他及时召开了退膳、休学的学生会议,他讲述了青少年求学的重要性,讲了退膳、休学的原因就是贫穷,结合这问题向学生讲了革命道理就是地主剥削农民,要打倒地主阶级,穷人才能翻身得解救。为解决学生当时交不起膳费,秦校长就发动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种菜、砍柴,这样膳费大大减少,第二个学期来校读书学生又增加了很多。在学校里形成了一个好学习、好劳动,尊师爱生的好风气。大泉中心小学,这段时间,每年升学率显著提高,在当地很有威望,都赞扬秦校长办校有方。一九四七年二月,他又调到大义中心小学校当校长。同年七月初,他因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桂北武装起义,离开了学校,到了桂北人民抗征队。八月随部队北上全灌,进至溶江河遇暴雨涨水,北上受阻,又折回潞江河。这时敌人在潞江河一带围剿甚紧。部队连夜转移到横岭村后山丛林中隐蔽。这时,特支决定,部队暂不北上,采取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十月中旬,秦振在潭下蔡岗白云山一带活动。接上级通知,决定集中力量取灵岩乡(九屋)公所。在这次战斗中,秦振是突击组的主要成员,表现很好,冲在最前面,这次攻打灵岩乡共俘敌二十多人,缴获长短枪二十多支。部队攻打灵岩乡公所之后,转移到长蛇岭半山腰丛林中隐蔽。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五日秦振、秦万家、李荫浓、莫志高、杨庆祝等五个同志,在一座茅厂里煮饭吃,吃饭后秦振、莫志高、秦万家、李荫浓,就在茅厂里休息,杨庆祝在厂外劈柴。这时,敌人来到长蛇岭搜山,杨庆祝发现,喊了一声就往山下跑了,秦振等四人来不及跑,不幸被捕。

  秦振等四人被捕后,宁死不屈,敌人对他们进行无数次严刑拷打审讯,都没有暴露革命队伍的一点秘密,表现了革命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终于一九四八年八月四日,在桂林北门外壮烈牺牲。被害时他们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

  秦振同志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虽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然而他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精神是不死的,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鼓舞着我们前进!(摘自《漓江烽火》)

灵川:选树宣传勤廉榜样 营造崇廉尚廉好风尚
【基层好干部】李连富:坚守乡村四十余载,甘做村民健康守护神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