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提交的项目完成指标没有实际测量就填写,验收环节存在应付了事、搞虚假、打折扣的问题。”近日,灵川县定江镇纪检监察干部在董家村胶岭口至砖窑柑橘产业基地内道路硬化验收现场,对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现场指出问题,并下发《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工作的监察建议》,要求立行立改。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及时督促监理单位、施工方、业主单位重新核准并提交实际测量数据,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正式验收,为董家村162户560名村民的产业发展和安全出行提供了交通保障。
乡村振兴,项目为王。今年以来,定江镇纪委把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成立以镇纪委书记为组长的过渡期专项监督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下发专项监督方案,紧盯项目主体责任履行、项目申报、项目分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资金公开等情况,确保监督跟着项目走、时效走,精准监督铁纪护航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见效。
“额头屯至大丰西有一段道路没有硬化,灰尘满天、道路泥泞,这条路又是农业生产和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我提议报这个项目入库,尽快解决产业发展和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在项目摸排会上,定江镇三家班子优先申报实施群众需求强烈、联农带农机制紧密的项目,持续提高入库项目质量。今年以来,该镇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等方面共申报涉及52个自然村包括道路硬化、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17个。
同时,该镇纪委还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追踪溯源监督工作办法,通过抓好会前报备、开好决策会议、落实会后公开和监督延伸,实时跟踪问效,防止项目实施中的廉政风险,切实提升监督质效。项目推进遇到堵点难点时,通过及时查阅《“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议题报备表》,对项目初始提议提名人进行追踪溯源,及时约谈初始提议提名人,核实提名人与施工单位的关系,是否存在利用职权搞内外勾结、利益输送等问题,并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目前村内的自来水管道已经接好了,就差连接主管,安装水表通水,请自来水公司做好通水工作,解决村民的用水难题。”定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盛卓在粟家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调度工作会上向桂林市自来水公司提出要求并限期解决。该镇调度工作专班通过召集施工单位、设计公司、涉及村委及自然村屯代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该镇纪委共听取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工作汇报11次,召开工作调度会15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8个。
此外,该镇明确项目监管主体,落实项目监管责任,乡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项目入库、开工、建设、验收等环节全过程跟踪监督。做好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项目的督查和监管,确保项目廉洁高效运行。今年以来,共对全镇已报备的17个乡村振兴项目开展监督检查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