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随笔丨家乡的古榕

作者:廖财亮
来源:荔浦市纪委监委
摘要:我的家乡位于桂林市平乐县榕津古镇,有八株树龄逾千年的古榕。这些被誉为“华夏第一榕”的古老生命,不仅是一道自然景观,更是一部镌刻在大地上的精神典籍。如今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每当回到故乡站在古榕下,总能从它们身上读出许多为政做人的深刻启示。

  我的家乡位于桂林市平乐县榕津古镇,有八株树龄逾千年的古榕。这些被誉为“华夏第一榕”的古老生命,不仅是一道自然景观,更是一部镌刻在大地上的精神典籍。如今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每当回到故乡站在古榕下,总能从它们身上读出许多为政做人的深刻启示。

  古榕最令人震撼的,是它们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挺拔的身姿。主干笔直如柱,强有力地支撑着庞大的树冠;虬枝盘错,根结交织,在空中划出遒劲的线条;翠绿的叶片永葆青春光泽。特别是那株1050年树龄的古榕,主干上沟壑纵横的根瘤层层叠叠,犹如岁月颁发的勋章。这些古榕不慕繁华,不求显达,只是静静地扎根在这方水土,用年轮记录时光。它们让我想起纪检监察战线上那些默默奉献的老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不图名利,只为心中那份责任与担当。

  古榕的奉献精神尤为可贵。广袤的树冠如绿色祥云,每天释放大量氧气;炎炎夏日,浓荫如盖,为人们撑起一片清凉。这种“取之于土,还之于民”的品格,恰是我们干部应当具备的精神品质。监督执纪的目的从不是彰显权力,而是为了净化政治生态;查处问题不是目的,保护干部、促进发展才是根本。古榕教会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能够给予什么。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古榕展现的清廉品格更显珍贵。它们不需要华丽的外表装饰,不需要刻意地标榜,只是以最本真的姿态存在。监督执纪工作要像古榕一样,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搞花架子,只求实效。古榕历经千年,其质朴本色从未改变,而这份坚守,恰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深刻的批判。

  童年时在榕津小学读书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课间在古榕下嬉戏的欢声笑语,至今萦绕耳畔。那时的古榕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默默注视着我们的成长。如今想来,它早已在我心中种下了正直、坚韧的种子。工作后,每当遇到困难和诱惑,总会想起古榕挺拔的身影,它启示我:做人当如榕树,根系须扎得端正,身躯要挺得笔直;为政亦当如榕树,不图自身显达,只求荫蔽一方民生之责。

  每次回到故乡,站在古榕树下,总能获得新的力量。这些沉默的智者用千年的坚守诠释着生命的真谛:不必追求浮华,不必计较得失,只要脚踏实地,终能成就不朽。

  我们需要发扬坚守正道不动摇,面对诱惑不迷失,遭遇压力不退缩的古榕精神,不因岁月更迭而改变初心,不因环境变迁而动摇信念,要以古榕为镜,修身正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荔浦:精准监督 打通医保服务“神经末梢”
最后一页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