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现场观摩庭审,我收获了三点经验:一是证据收集需全面合法,庭审对书证来源的反复核实印证是程序合规的关键;二是办案环节要形成闭环,从初核到移送审查起诉需严谨衔接;三是文书制作须精准规范,检察官精准引用起诉意见书便是例证。”日前,新入职纪检监察干部唐姗姗旁听了一场庭审后感慨,今后办案中更注重证据收集、固定与运用,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阳朔县纪委监委精准把握干部成长规律,紧盯入职、转岗、提拔等关键节点,构建起一套“靶向式”培育体系,让不同阶段的干部都能获得适配的成长助力,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持续蓄能提质。
针对新入职干部“业务不熟、角色难转”的痛点,县纪委监委打出“理论+实践”组合拳。每月开展的集中学习中,业务骨干以真实案例为“活教材”,拆解线索处置全流程,带领新干部逐字逐句打磨谈话提纲,将抽象的纪检监察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可借鉴的“实操指南”;集中学习结束后,“导师帮带”机制迅速跟进,经验丰富的纪检监察干部与新干部结成“一对一”帮带对子,从案卷材料的梳理归类,到文书格式的规范要求,再到案件逻辑链条的梳理技巧,手把手教学、面对面答疑,帮助新干部快速适应岗位角色、提升业务能力。
对于转岗历练的干部,县纪委监委坚持“精准适配”原则,分类施策开展培养。对从系统外转入的干部,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培训,重点学习纪检监察业务流程、法律法规及相关系统操作,安排参与简单案件查办,帮助快速融入;而对系统内转岗干部,该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内审—综合—外查”三维轮岗机制,根据新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以从综合岗转至审查调查岗的干部为例,县纪委监委通过安排其全程参与案件查办,让干部在实战中学习谈话突破技巧、掌握证据固定方法,逐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截至目前,阳朔县已开展集中学习9次,“导师帮带”对子开展辅导50余次,实施三维轮岗机制涉及干部18人。在案件查办实践中,新提拔、新入职干部积极参与,其中11人参与留置案件办理,助力案件办理质效显著提升,全县案件质量评分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5%,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