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这是我们公司的一点心意,感谢您这一年来的关照!”又到年底,金利公司业务员小黎的红包像往年一样塞到了老张手里。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老张捏着厚厚的信封,指节泛白,心里的石头又沉了沉。
作为局里负责审批的“资深员工”,老张是出了名的勤恳。办公室的门总是他开得最早、关得最晚,项目台账里几乎都是他标注的痕迹。经手过数百个项目,从没有收到投诉,同事们常说:“有老张在,审批这关我们放心。” 领导多次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张啊,你是咱们单位的定海神针啊!”
可这份“放心”背后,老张心里却还藏着一份煎熬。原来在三年前,金利公司业务员小黎像往常一样,拿着项目材料,来老张办公室找他审批,趁着四下无人,小黎把一个红包塞进了老张的办公桌抽屉里,满脸堆笑地和老张说:“张主任,快过节了,这是我们公司的一点心意,祝您节日快乐!”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老张的办公室。第一次收到小黎送的红包,老张涨红了脸,心里既震惊又忐忑,生怕刚刚的那一幕被别的领导和同事们看见。那天夜里,老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了整宿。
后来,逢年过节的红包越来越多,从几百块到几千块,他总在“大家都这样”的自我安慰和“万一被发现”的恐惧中反复拉扯。家中抽屉最深处的铁盒里,存着他没敢花的三万多元红包,每次看到都像看到定时炸弹一样。
转折发生在驻局纪检监察组召开警示教育会那天。大屏幕上播放的警示教育片里,那个和他年纪相仿的科长声泪俱下地忏悔,“第一次伸手就再也收不住”的自述,像针一样扎进老张心里。尤其是纪检监察组王组长最后说的那句:“主动交代是唯一的出路,组织的大门永远为迷途知返的人敞开。” 散会后,老张在走廊里拦住了王组长,嘴唇哆嗦却只是打了个招呼,想说的话又咽下了喉咙。
接下来的几天,老张夜夜无眠。他翻出年轻时的工作日记,里面记满了刚参加工作时“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可现在抽屉里那见不得光的钞票却成了扎心的对比。
周五清晨,老张把铁盒里的钱连同写好的检讨一起装进公文包。走进纪检监察组办公室时,他深吸一口气,声音虽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王组长,我来交代问题。”
老张主动交代违纪事实,全额退缴违纪所得,认错态度诚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刚受处分的一段时间,总有一些微弱却刺耳的声音对老张说:“老伙计,你胆子太小了,你不说谁会知道。”
可老张却坦然地说:“我想睡个安稳的好觉。”
只有他自己知道,再次找回初心,赢回内心的安宁,可比金钱还珍贵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