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灌阳水车镇:一线监督“接地气” 为民服务 “有温度”

作者:蒋妍彦 周菁芸
来源:灌阳县纪委监委
摘要:清晨,同德村的田埂上,水车镇纪检干部俯身为农,与劳作的村民拉起家常:“吴大哥,最近低保补贴都按时到账了吗?干部服务的态度怎么样?有没有快速办理业务?”。这样的场景,正是乡镇纪检干部走出办公室、深耕一线监督的生动缩影。

  清晨,同德村的田埂上,水车镇纪检干部俯身为农,与劳作的村民拉起家常:“吴大哥,最近低保补贴都按时到账了吗?干部服务的态度怎么样?有没有快速办理业务?”。这样的场景,正是乡镇纪检干部走出办公室、深耕一线监督的生动缩影。

  村委院落搭起 “民心桥”,听诉求解难题​

  “以前总觉得纪委干部是‘查问题’的,没想到现在主动来听我们的烦心事!”修睦村村委会内,一场“纪检监督民情恳谈会”热闹开讲。纪检干部围坐在村民中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下诉求:“村里灌溉渠堵塞好久了,影响农作物生长”“部分高龄老人的养老认证操作不方便”……​

  “大家放心,今天提到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记下来了,会逐一核实、跟踪解决,一周内给大家答复!”纪检干部的承诺,给村民吃下“定心丸”。会后,纪检干部立刻联合村委会、镇有关部门实地核查,仅用3天便协调施工队疏通灌溉渠;针对养老认证难题,又联动民政部门开展“上门认证服务”,为10余名行动不便的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截至目前,该镇通过村委恳谈会等渠道累计收集群众诉求26条,解决率达93%,让村委院落真正成为连接干群的“民心桥”。

  田间地头织密 “监督网”,查线索护民生​

  “伯伯,今年的稻谷生产者补贴是不是按标准发的?有没有干部让你‘意思意思’?” 三皇村的稻田里,纪检干部轻声问询。这种“拉家常式”监督,既打消了村民顾虑,又能精准收集问题线索。​​

  为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该镇纪检干部建立了“分片包村、定期走访”机制,将全镇14个村划分为5个监督片区,每个片区由镇纪检干部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共同负责,每月至少开展2次“田间地头监督”,重点排查惠民政策落实、集体资金使用、干部作风等领域的问题线索。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一线监督20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0个,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起,切实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护好了民生福祉。

  “村屯是监督的‘第一线’,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只有多到村里走一走、多和村民聊一聊,才能摸清大家的真实需求,让监督精准发力、直击痛点。”下一步,水车镇纪检干部将持续深化“一线监督”模式,紧扣“清廉广西”建设要求,推动监督与服务深度融合,让群众时刻感受到纪检监督就在身边,以扎实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散文|辨“三果” 守廉洁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监督畅通群众“致富路”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