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好了!水龙头一拧,清水就哗哗流,再也不用大老远挑水了,乡纪委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近日,在平乐县桥亭乡上堡村庙坪自然村,村民王大爷打开自家新装的水龙头,看着流淌的清水,脸上笑开了花。
此前,桥亭乡纪委接到庙坪自然村村民的反映,村里引水管道多处断裂、蓄水池结构受损渗漏,加上水源地水位下降,近半年来经常断水,日常生活和农田灌溉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缺水问题可不能拖!”乡纪委工作人员当即决定前往庙坪自然村实地核查。沿着村路,只见不少村民正挑着水往家赶,村口井边还有人排着队打水。
“天旱的时候,井里的水也不够用,更不用说灌溉用水了。”村民李大姐指着干裂的田埂叹道:“地里的玉米都快蔫了,再这么下去,今年收成堪忧啊。”
乡纪委工作人员经过详细摸排,发现庙坪自然村的缺水问题一方面源于附近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影响了水源地水位,导致水压不够,引水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原有管道铺设多年,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问题,多处管道出现破裂和渗漏,无法满足供水需求。
摸清症结后,乡纪委立即召开协调会,督促乡项目办、村委会、高速公路项目部三方联动解决问题。经多轮协商交流,高速公路项目部依据专业评估报告,针对施工造成的问题同意赔付28万余元并进行水源修复。在乡纪委的全程监督下,该笔款项精准用于管道更换、蓄水池修复、过滤设施更新、专业水质检测及施工期间的应急供水等各方面,同时,镇纪委督促各部门积极行动,主动履职,由乡政府技术人员与村民实地勘察,确定从3公里外另选一处水源地引水,重新铺设引水管道,村民们也自发参与挖掘管沟。经过10天的紧张作业,新的用水管道全线贯通,活水顺着管道流进了家家户户,干涸的农田也迎来了“救命水”。
如今,庙坪自然村生活和生产用水供应稳定,田地里的庄稼重新焕发生机。“水通了,民心就顺了。我们将持续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期待,让每一件民生事都落地见效。”平乐县桥亭乡纪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