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叠彩辖区多次发生村干部以权谋私、虚报冒领等违纪违法问题,村干部必须以典型案例为镜鉴,增强廉洁履职意识,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近日叠彩区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大河乡潘家村开展村干部廉政集体谈话时说道。
此前,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大河乡潘家村“两委”干部套取、侵占、违规使用集体资金窝案,立案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其中3人被撤销党内职务,并建议大河乡政府责令3人辞去村委相关职务。
村干部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廉洁履职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叠彩区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腐败问题靶向施治,严肃查处典型案例,并注重标本兼治,通过做实以案促改,持续提升村干部廉洁履职意识,筑牢乡村振兴的廉洁基石。
“身边案”是最好的“清醒剂”。区纪委监委把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三会一课”、以案促改、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用“乡音土话”讲好“身边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后来者”,提升村干部廉洁履职意识。并通过组织村干部观看教育警示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让违纪干部“现身说法”,用“发案时的后悔、庭审时的忏悔、服刑时的悔恨”直击心灵,让村干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中受警醒。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警示教育17次,接受教育300余人次。
同时,注重深挖案件根源,找准廉洁风险“病灶”。系统梳理近年查处的村干部违规违纪案例,建立典型案例“一案一剖析”机制,对查处的每起案件从思想根源、制度漏洞、监督盲区三方面深挖根源,形成《案件分析报告》和《典型案例汇编》,找准“村级决策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及时”等共性问题,为靶向整改提供精准指引。
以案促改,“改”是关键。针对案件暴露出农村开展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严格、财务公开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和大河乡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主管单位,加强对各村指导和监管力度,认真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完善村集体“三资”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及收益分配、财务公开等制度4项,堵住套取侵占、违规使用集体资金制度漏洞。同时,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同级监督缺位问题,督促大河乡纪委加强对辖区各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和管理,有力有效发挥村务监督职能作用。切实把以案促改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督促村干部成为群众信赖的“勤务员”,以清廉之风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