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七月的田野稻穗飘香,阡陌田野上,金色浪花荡漾。行走在山乡之间,阳光如金色的绸缎,温柔地铺满了整个晒谷场,将大地染上一层耀眼的金黄,看着晒谷场上忙碌的老伯,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在七月的酷暑里,家家打谷趁霜晴的场景,仿佛闻到了割稻谷时散发出的淡淡草木香。
“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快快起床啦!先赶个早,乘着天凉多割禾。”天刚蒙蒙亮,母亲来催促我起床,虽然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我还是懵懵地爬起床,拿上粽子,提上一壶开水,踩着晨露,迎着清凉的风,向着门前的稻田奔去。
到了田里之后,母亲开始割稻谷,她动作娴熟,迅速地割下一捆捆稻谷。我有模有样地模仿着母亲的动作,抓上一大把稻谷,使劲向稻秆割去。
“妈,为什么您割稻谷那么轻松,我却这么费劲呢?”割了两三排稻谷后,手酸腿麻,我便气喘吁吁地一屁股坐在田里,不想起来。
“累了吗?你割的禾蔸那么高,很容易绊着脚哦。”母亲拎着镰刀笑着走来,她拍拍我的肩说:“知道为什么割稻谷那么费劲吗?”
我的眼睛里写满了疑惑,手里拿着镰刀,茫然地摇了摇头。
“割稻谷时,腰要弯下去,心要沉下来,抓取适量的稻谷,不能盲目地追求速度而抓一大把,得用镰刀像这样斜着刀口往上一抬,很轻松就割好了。你瞧,一点儿也不费力,而且禾兜还低,不会绊着脚。”
母亲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只见她弯下腰,左手反抓着稻秆,右手紧握着镰刀刀柄,镰刀放在禾秆的下面离地面十五公分左右的距离,镰刀轻巧地一挥,带着微微的破空声,一把把稻谷应声倒地,与我笨手笨脚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割稻谷,只是那时的自己还太小,还想着偷懒和贪玩。尤其是夏天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连风都是热的。我总是想着割一会儿稻谷,然后躲在树下阴凉处。
每逢此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意味深长的教诲之语,从母亲口中慢慢说出,夹杂着汗水的沉重和烈日的刺眼深深地印在脑海……
劳动中的言传身教是最深刻的,在母亲一年年的悉心教导下,我慢慢地成长,那些年似懂非懂的道理,也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
七月稻谷香,年复一年。如今,我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曾经在田间的懵懂与急躁,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了沉稳和坚持。每当遇到复杂的案情、巨大的阻力时,眼前总会浮现烈日下母亲割稻谷时坚韧与执着的身影,我会永远铭记母亲的教诲,躬下身子,沉下心,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以辛勤的付出收获满园稻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