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片区内各单位协作配合,实现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智慧联动,为基层治理增效赋能。”近日,在全州县纪委监委协作区案件研讨会上,第一协作区负责人表示。
为有效解决熟人社会难办案、能力局限难监督、后续整改难推动等监督执纪难题,全州县纪委监委利用片区监督打破地域限制,由非本乡镇人员混合编组,开展交叉式明察暗访,对一般性问题当场指出、立行立改,疑难问题上报片区协商会研判,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按权限分类处置,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凝聚基层监督合力。
该县纪委监委按照“地域相邻、优势互补、协作方便”的原则,探索建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片区协作机制,把6个纪检监察室、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18个乡镇纪委划分为6个办案协作片区,推行“1个纪检监察室+2—3个纪检监察组+3个乡镇纪委”协作模式,形成监督联动、线索联查、案件联办的工作格局。
此前,在查办某乡镇一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宾某某涉嫌违纪问题过程中,曾因核查信息量较大陷入困局。得益于片区协作,联合办案组迅速介入,集中攻坚力量短时间内迅速查清办结案件,及时查清宾某某利用工作便利将村集体经济资金转给自己亲属使用的事实,并挽回了村集体资金的损失。
除了整合队伍力量、提高工作效率,片区协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增强高水准业务能力。该县纪委监委升级优化原有片区工作内容机制,指导各协作区分类别、靶向化制定月季工作清单,由协作区组长统筹调度具体工作事宜,按季度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并“晾晒”成绩。同时,以协作片区为单位,开展案件质量交叉评查、疑难案件分析联判、信访化解经验交流、业务骨干“传帮带”等活动,推动纪检监察干部优势互鉴、短板互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锤炼斗争本领。
去年以来,全县6个协作片区共联合开展专项监督34次,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67个,查处了一批涉及村集体“三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微腐败典型案件。